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餐饭 各国侨胞都准备了哪些年夜大餐******
年夜饭,准备上桌啦!(侨界关注)
2023年癸卯兔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热腾腾的年夜饭就要上桌啦!
辞旧迎新之际,一家人齐聚一堂,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是中国人传承已久的年俗。对于海外侨胞来说,无论身在何处,年夜饭都是他们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一餐饭。熟悉的味道里,寄托的是海外侨胞对崭新一年的美好祝福,更是对遥远故乡的深切思念。
今年,各国侨胞们都准备了哪些年夜大餐?且随本报记者去看看吧!
“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餐饭”
到菜市场买一只现宰的整鸡,再去中国超市选购一袋上好的火腿、一把新鲜的冬笋和一包百叶结,回家将食材洗净,放进砂锅,慢慢炖上五六个小时,熬成一锅鲜香浓厚的腌笃鲜——这是每年除夕,美国侨胞卢威一家“雷打不动”的仪式感。
“喝到一碗腌笃鲜,就好像回家了。”77岁的卢威在美国洛杉矶已生活30余年,但他的“中国胃”从未改变。每年除夕,他都会和家人亲手做一桌老家上海风味的年夜饭,寄托浓浓的思乡之情。
今年也不例外。除了腌笃鲜,卢威还和家人采购了草鱼、糯米、豆沙等食材。“草鱼用来做上海熏鱼。一条草鱼剃去鱼刺,可以做8到10块熏鱼,正好够一家人吃。糯米和豆沙用来做八宝饭,这是老家过年必吃的一道甜点。我们手艺有限,就做简易版的,将蒸得软软糯糯的糯米掺上一点猪油,再和细腻的豆沙搅拌均匀,撒上一些干桂花,吃起来非常香甜。”
说到每一道菜品的烹饪过程,卢威头头是道,俨然一个经验丰富的大厨。“这些都是我出国之后才学会的。有的是照着菜谱学的,有的是在洛杉矶的中餐厅吃到熟悉的家乡味道,向餐厅厨师请教的。现在网络越来越发达,在国外视频网站也很容易就能搜到中餐的教学视频。”卢威说,之所以如此用心地学做中餐、准备年夜饭,是因为在海外游子心中,无论走到哪里,不管手艺如何,一顿充满中国味道的年夜饭,永远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餐。
“在海外,过年期间大家很少像国内那样,拎着礼物,走亲访友,相互拜年。但我们一家总会去中国城逛逛花市、参与新春游行,感受过年的喜庆氛围。这么多年,我朝思暮想,就盼着能回一趟上海老家,和堂兄弟、表兄弟们一道吃顿团圆饭、过个团圆年。”卢威感慨道,早年忙于打拼,出国之后几乎再没有机会回国过年,如今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又赶上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相信藏在心底多年的这个心愿很快就能成真。
“大家伙儿一起提提气”
希腊雅典,修缮一新的“京品食尚”中餐厅内,整洁亮堂,无处不散发着浓郁的中国味。前阵子,餐厅经过整修,重新开张,没多久就赶上了春节。在老板陆翔看来,这可谓喜上加喜。
“我提前好几周就开始考虑怎么做年夜饭了!”陆翔是个爽快的“老北京”,餐厅里地道的铜锅涮肉是雅典小有名气的“网红”菜品,吸引不少华侨华人前来“解馋”,还有许多其他国家的食客慕名过来“尝鲜”。
“今年年夜饭,除了铜锅子,我还列了一长串菜单,让大家吃饱喝足,过个热热闹闹的除夕夜。”陆翔说,前两年,因为疫情,当地华侨华人无法到餐厅聚餐,许多人只能打包年夜饭套餐回家吃。今年,疫情形势有所好转,不少顾客打来电话,希望能和家人、朋友到餐厅聚一聚。陆翔也很愿意张罗一番,“和大家伙儿一起提提气”。
距离除夕还有两周,陆翔便敲定了年夜饭菜单,开始四处采购食材,甚至打电话找意大利、法国等国的供应商订货。北京烤鸭、广式烧鹅、夫妻肺片、油焖大虾……琳琅满目的菜单,汇聚中国多地传统名菜,俨然一桌中华美食大荟萃。“雅典华侨华人来自中国不同城市,口味各异,我想尽量准备得齐全一些,让大家都能尝到自己家乡的味道。”陆翔说。
对“老北京”来说,一盘热腾腾的白菜猪肉馅饺子是除夕夜里不可或缺的“重头戏”。“过去,一到冬天,街坊邻居早早就会在地窖里囤上大白菜。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吃上热乎乎的白菜猪肉馅饺子,冲出门放炮仗,别提多开心了!”小时候的过年景象,是陆翔最幸福的念想。他希望在海外延续这份美好回忆。
除夕当天,陆翔和餐厅员工会早早包好饺子。“我们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同天南海北的食客一道欢聚一堂,吃着饺子,迎接癸卯兔年!”
“最令人眷恋的人间烟火”
“过完年,我妈妈就96岁了!今年除夕夜,我会和往年一样,给妈妈包一盘素三鲜饺子,让她尝到家里的味道。”春节前夕,日本侨胞孙莉和丈夫回到山东济南老家。这些年,母亲年事渐高,孙莉无论克服多少困难,都一定会履行一个“新春之约”——回国给妈妈做一顿年夜饭。
将韭菜、鸡蛋、木耳调成馅,再放上一点虾皮提鲜,包进饺子里,一盘清清淡淡的素三鲜饺子是孙莉家特有的年味。“小时候,吃完丰盛的年夜大餐,姥姥总会端出一盘素三鲜饺子,寓意新的一年素素净净、平平安安。妈妈常说,吃到素三鲜饺子,就是吃到了我们家的味道。”
时光如梭,童年时候的温馨画面如同一帧帧电影镜头,永久地驻留在孙莉心头。“每年大年三十,家里人从一大早就开始忙碌起来,蒸花卷、蒸馒头、蒸年糕、包饺子。我们年纪小,就帮着大人将包好的饺子整整齐齐地摆放在盖垫上,围成一个个圈。到了下午,就该做大菜了,炸藕盒、炸松肉、炸鱼、炖肘子肉……满屋子香味扑鼻,馋得我们直流口水。长大后,离家远了,我才明白,那是最令人眷恋的人间烟火。”
尽管常年旅居海外,但孙莉没有丢了这份代代相传的手艺。蒸花卷、包饺子、炸藕盒,她都很拿手。每年春节,她早早赶回老家,为的就是陪妈妈重温这份温暖的味道。“妈妈哪怕只是吃两三个饺子,喝上一小口饺子汤,我都觉得很幸福。”
如今,孙莉做的山东传统面食还在日本吸引了不少“粉丝”。“每次我把面食拍照分享在社交网站上,都有许多日本侨胞朋友给我留言,说想学做白白胖胖的馒头、花卷。一些日本当地朋友也很感兴趣,都等着我过完年回日本教她们。”孙莉感叹,近年来,在日本也能感受到越来越浓的中国年味。每到春节临近,侨胞朋友交流最多的话题就是怎么过年、年夜饭吃什么,“春节在每个海外侨胞心里都有无法忘却的印记。”
“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选购食材、制作糕点、预订舞狮表演……临近除夕,秘鲁利马富豪中餐厅老板方绮云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
春节前夕,富豪中餐厅精心推出了两款年夜饭套餐。“没想到,我们还没来得及打广告,就接到很多熟客的预订电话,除夕当晚的13桌年夜饭很快被抢订一空。”方绮云笑道。
秘鲁利马华侨华人多为广东籍。为此,方绮云在定年夜饭菜单时,特意安排了广东人过年必吃的多道菜品。“‘发财好事’是许多广东人最爱的一道年夜饭菜品,食材主要包括生蚝、发菜、干贝等,寓意着新年多多赚钱、好事连连。另外,蒸鱼、白斩鸡、年糕、麻团,也都是广东人的年夜饭里不可缺少的。”
方绮云的老家在广东中山。出国30多年,因为路途遥远,她回国过年的次数屈指可数,但记忆中的年味从未淡去。“小时候,每到过年,我最爱吃的是一道广东传统素菜——罗汉斋,将香菇、木耳、金针菇等多种菌菇、蔬菜混在一起翻炒,清香爽滑。”方绮云说,遗憾的是,部分特色食材在秘鲁买不到,因此这么多年,她一直没能在国外吃到正宗的罗汉斋。但那熟悉的味道,她始终念念不忘。
发红包、逛花市、看舞狮……说起广东老家的年俗,方绮云兴奋得滔滔不绝。今年除夕,她为顾客们准备了一个“彩蛋”。“在老家,过年最期待的就是看舞狮表演了。伴随热闹欢腾的锣鼓声,活灵活现的舞狮总能把新春气氛推到高潮。今年,我们餐厅邀请了当地华人社团在除夕夜表演舞狮,为大家助兴,舞出新年新气象。”
让方绮云惊喜的是,预订年夜饭的顾客中,除了当地华侨华人和中资企业员工,还有不少秘鲁人。“这些年,许多秘鲁人也爱赶热闹,和我们一起过春节。这次,我专门给秘鲁顾客预留了几桌年夜饭,还包了藏着硬币的饺子。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我们一起欢欢喜喜过大年!”
严 瑜
重庆的千人千面千诗******
访谈嘉宾:王山。作家、诗人、编辑家。中国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正高二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历任《文艺报》副总编辑、《中国作家》主编。
采访者:《重庆旅游》杂志 江月寒
江月寒:
您生于北京,长于新疆,如今回顾过往,这两个地方给您的诗歌创作之路带来了何种影响?
王山:
我约莫是五岁左右便离开北京,前往新疆生活、学习了。自第一次踏上新疆伊犁的土地,到现在竟然也有五十余年,想来亦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那些年去一趟新疆可不像如今这么简单。由于没有直达乌鲁木齐的火车,我得先去陕西西安转车,到了新疆后再换长途汽车,最终至少要耗费七天,才能抵达伊犁。不过,兴许也正是因为那会儿的车马慢,日头长,北京和新疆这两座相隔千里的城市才足以在我心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印象中,北京的冬日虽然寒冷,但远不及新疆。还记得那段在新疆读书的日子,冬季总是格外漫长,零下10、20摄氏度的天气似乎占据了大多数时间。每每走在路上,我都觉得眼前是白茫茫一片,铺天盖地的皑皑白雪就这么朝我涌过来。自然,广博的天地给我的写作观、人生观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视角。祖国疆土辽阔,各方无论是自然气候、地理环境,还是风土人情皆差异巨大。面对万事万物,勿轻易衡量评判或随意下定义便是我始终坚持的理念。与此同时,还应怀揣着细心且开放的态度。正因如此,当我后来回到北京参与文学工作时,就不时会对一些“命题作文”感到无力。相比起“交作业”式的创作,我更钟情于能真正触动到内心深处的种种想法。
江月寒:
能否分享一下您印象深刻的诗歌创作经历?
王山:
那我谈谈《分界洲》与《空镜头》这两首诗。
《分界洲》
分界洲岛 其实
随波漂浮在
每一个人的心里
很大
也很小
不愿意看见
有时也很期待
碧空如洗
海
格外淡定平静
与无边的蔚蓝
近在咫尺
依然焦渴
天上星星一颗颗亮
半梦半醒半纯洁
海南陵水分界洲岛是气候的分界,也是海南人文,行政,地理的分界。
听说过分界洲岛的人不算多,它是一个位于海南陵水县的小岛,岛屿对面名为牛岭,被认为是海南南北气候的分界线。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即使“牛头”与“牛尾”只有大约几百米的间隔,也常常会出现“牛头下雨,牛尾晴”的自然现象。彼时,我站在海边,那无边的蔚蓝近在咫尺,却始终望不到头,竟莫名觉得有些焦渴。而后,联想到那座小岛独特的地理环境,更是触景生情。自然在冥冥之中创造了差异,或许,人们也在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就做出了选择,获得了不同。例如,一次志愿的填报、一份工作的签订、一幢房屋的买卖……细细想来,这就是人生的状态之一——含糊不清,于是我提笔写下了这首诗。另外一首诗《空镜头》,则是我去年应友人之邀前往北京天坛赏雪景时的创作。
《空镜头》
落雪时分
灵魂格外平静
纷纷扬扬
覆盖了隐秘的心事
雪在脚下发出细碎的声音
突显万物的寂静
当然也寂寞 洁白
放眼望去
满目的空镜头
我看不到人迹
只找到了
620年前明代侧柏的感觉
一切终将老去
落雪亦如流水
当我突然想起
一位已再也见不到的友人
还有第二位
第三位
雪
依然在缤纷落下
如花瓣之雨
记得那天,我至天坛赏雪景并拍了一些照片,遇上了那个冬天的第一场雪。瞧着雪花降落,本就有些伤感,随后竟还收到了一知心好友早已去世几月的消息,不禁悲从中来。再看那眼前游人如织的风光,竟一丝热闹都无法体味。后来,我将这首诗发至另一作家好友阅读,她竟说读得动情,想起了去世的老伴。我想,这便是诗歌给人的深层次触动吧。
江月寒:
的确,诗歌的力量就在于其背后深刻的思想力度。据了解,您如今担任中国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之职,请问您目前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王山:
早些时候,中国作家协会任命我担任中国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同时主持参与了换届相关工作。换届后,第四届理事会选举我为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目前,我在主持中国诗歌学会秘书处日常工作。学会的工作宗旨是服务大局,服务基层。
在我看来,诗歌不能躲在象牙塔,不能沉迷于小圈子的热闹,不能孤芳自赏产生没必要的隔阂。“破圈”,就是学会组织相关活动时一直坚持的原则。因此,前不久我们便以县级为单位,在当地组织诗人、诗评家进行诗歌诵读活动。诵读和朗诵完全不一样,诵读表演性较弱,入门门槛也相对低一些。相比于小说,诗歌的创作更少受到年龄、职业等等因素的束缚,因此也更容易获得全社会的接纳。
中国自古就有诗教传承的现象,学生、农民、工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品读优秀的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最终在潜移默化中为诗歌事业呈现出别样的风格以及更丰富的样貌。同时,学会也联合共青团北京大学委员会等单位,启动“新时代大学生诗歌行动五年计划”,并与快递物流行业进行诗歌宣传联动,在快递盒上印上诗歌。诸如此类的活动,都是为了让诗歌发展取得一种更大范围内的共鸣与共识。
江月寒:
在您看来,地处西部的重庆相比起国内其他地区,在诗歌文化发展方面有怎样的特色?
王山:
早年在《文艺报》工作时,我时常在全国各地跑,那会一周就要来一次重庆。我非常喜爱重庆,不仅仅是因为这里独特的山城风光,还因为重庆人。同重庆的女士一起吃饭时,特别能够体会到何为“风风火火”:我只能喝喝啤酒,她们却大多能喝白酒。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某一方面来说,这也许是重庆诗人的一种普遍性格——耿直、敢爱敢恨。不过,我向来对贸然的地域性定义有所保留,毕竟文学创作讲究的就是千人千面,个体的创造性往往是大于共性的。每位诗人、作家都各有特色,从而造就了百花齐放的理想世界,也才有了我们这些幸福的读者。
以我个人为例,我挺喜欢华万里、梁平、李海洲、李元胜、王顺彬、蔡书清和金铃子这几位川渝诗人的作品。他们的创作风格不一,但我就是喜欢。我喜欢他们的祖辈,喜欢他们的为人;喜欢他们的长相和声音,喜欢他们的机智与幽默,喜欢他们的诚恳与狡黠,喜欢他们的视角和表达;喜欢他们既君子又“流氓”的做派,喜欢他们的勇气和骨气,喜欢他们和我一样或完全不一样……我觉得,这说不清道不明的喜欢就是真的喜欢。欣赏诗歌,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粗暴化”。
江月寒:
您提到喝酒,世间似乎也少有不爱酒的诗人。您此次受邀参与“2023梅见诗歌之夜”,能否请您谈谈对于诗与酒的理解?
王山:
诗与酒本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有趣的是,它们都不是人类的生存必需品,但却是灵魂与内心的最佳补给。“2023梅见诗歌之夜”能够将这二者相结合,其中展现的文化情怀实属珍贵。诗歌创作中的思考、情感、形象是可以交融的,一个企业的商品或者说经济、社会价值,自然也可以和文学相通。因此,虽然我并非嗜酒之人,但对于江小白及梅见青梅酒这个品牌,包括由梅见支持拍摄的“重庆派诗人团”百部短视频,我都抱着极其敬佩、欣赏的态度。
江月寒:
您认为“重庆派诗人团”的拍摄,对于重庆的诗歌发展有怎样的意义?
王山:
据我了解,“重庆派诗人团”的拍摄正如中国诗歌学会与各单位联合开展的诗歌活动一般,联合了多方力量,最终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场历时四个月的盛会,宛如一卷精彩纷呈的“重庆诗人群英谱”,引起了诗歌界的强烈反响,获得了广泛传播。重庆诗人们全面且真实的影像,通过重庆好故事影业有限公司的精彩拍摄得以留存,颇具文献价值。
在观赏这些视频的过程中,我还留意到其中有部分诗人选择了用方言进行诵读。我十分赞同这种多元的诗歌表现形式。普通话当然是一个交流的好工具,但从文学角度来说,方言更有利于诗歌的多元发展。视频里,诗人们的读音、用词、状态各有不同,整个画面及氛围均被营造得生动有趣,展露出了山城独特的地理风貌以及重庆诗人的创作热情,意义非凡。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时代,还有这样一群忠于文学,热爱文学之人,实属难得。我认为,文学可以服务于大众,但不能投降于乌合之众。文学界、诗歌界需要拥有如此深度及广度的创作者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文学水平方能得到持续提高。
江月寒:
在此预祝您此次的重庆之行愉快圆满。采访最后,能否请您分享一首您创作的与重庆有关的诗歌?
王山:
谢谢!遗憾的是,近来我并没有以重庆为主题的创作。不过,我在此向读者们保证,此次前往重庆,我一定会“交出作业”,而且是心甘情愿的。正如我前面所提到的,我是一个容易触景生情的人,期待遇见重庆江津,遇见梅见。
此访谈原载于《重庆旅游》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